新聞資訊
10 月 29 日消息,據浦東發布消息,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創新論壇昨日在上海召開,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內頭部企業和機構,共同發布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標準——《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級分級指南》。《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定義了人形機器人通用、結構、
10 月 31 日消息,IT之家從東南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獲悉,東南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偏振體全息光波導(PVG)AR 眼鏡“云雀”問世,該技術源于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顯示與可視化研究院,是由中國科研團隊全自主研發的新型高端顯示技術。“這款眼鏡看上去和普通眼鏡外形差不多,但實際上它的鏡片上有一層 2 微
近日,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盛大開幕,該展會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據點,輻射華南、西南以及東南亞市場,匯集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新型儲能、無線通信、硬件安全、新能源汽車、第三代半導體、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等熱門技術和應用,匯聚國內外一眾知名企業,不僅全方位呈現了電子創新
10月18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中國臺灣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教授褚志崧領導的團隊,宣布研發出一臺僅使用1顆光子的“光量子計算機”,是全球最小的量子計算機。這一研究成果已發布在9月的《應用物理審查》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他去年才參觀過美國最先進的
10 月 8 日消息,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和量子計算芯片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獲悉,近日我國首條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鏈已啟動升級擴建。這一舉措將顯著提升我國在量子芯片生產和整機組裝等超導量子計算機制造核心環節的自主制造能力。我國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成功研制的 72 比特“悟空芯”已在超導量子計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領銜的科研團隊,在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場亞毫米波天文觀測基地,成功實現了基于超導接收技術的高清視頻信號公里級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這項實驗不僅是國際上首次將高靈敏度超導接收機技術應用于遠距離太赫茲無線通信系統,同時也創下了0.5THz頻段以上最遠距離的太赫茲無線通信傳輸紀錄。太赫茲
9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在全球鋰電池零部件領域已經占據了80%以上的出貨量,確立了統治級優勢。鋰離子電池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中國企業在這四個方面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89.4%、93.5%、87.4%和85%。根據東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報告,中國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兩年內增長了13.1%,與此同
9 月 29 日消息,德國大陸工程服務公司(CES) 宣布旗下 X4工業無人機已投入批量生產,號稱是德國首款工業無人機。這款無人機采用四軸設計,主要用于巡檢場景,官方強調其能夠與 CES 的綜合控制中心平臺集成,支持創建無人機編隊進行超視距飛行作業,最多可一次控制100臺無人機群。此外,該無人機支持
9 月 19 日消息,在今天的 2024 云棲大會上,阿里云CTO 周靖人發布通義千問新一代開源模型Qwen2.5,其中,旗艦模型 Qwen2.5-72B 號稱性能超越 Llama 405B。Qwen2.5 涵蓋多個尺寸的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數學模型和代碼模型,每個尺寸都有基礎版本、指令跟隨版本、量化版本,總計上架 100 多個模型。阿里云官
奈梅亨,2024年9月11日:Nexperia今日宣布推出采用微型DFN封裝的單和雙小信號MOSFET器件,分別采用DFN1110D-3和DFN1412-6封裝,且符合汽車可靠性標準。特別是DFN1110D-3封裝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用于汽車應用的晶體管和MOSFET的行業中成為“基準”封裝。DFN1110D-3和DFN1412-6屬于無引腳封裝,具有出色的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