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3月31日消息,最近,一項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橫空出世——世界上第一款不需要揚聲器的智能手機OLED面板已然成功開發。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宣布,該校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具有獨特性能的自發聲智能手機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這款OLED面板擁有超薄、柔軟的特質,其最為神奇的是能夠自由改變形狀,而且這一形
ESD測試分為兩種模式,接觸放電 (contact discharge) 和空氣放電 (air discharge) ,兩者都是由ESD generator產生標準的波形和能量,然后通過ESD gun施加到DUT上來進行測試的。讓我們繼續上次的話題Let's go!1.ESD測試(ISO 10605, IEC 61000-4-2)ESD可能會發生在車輛安裝和維修時CAN連接器的手動插拔
3月6日消息,據報道,全球首款通用Agent(自主智能體)產品Manus開啟部分內測, 標志著AI自主智能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與現有AI助手不同,Manus能夠獨立思考、規劃并執行復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展現出強大的通用性和執行能力。比起 Claude的Computer use等同樣能操作多任務,或者能幫你點外賣訂酒店的Agent, Manus可
3 月 6 日消息,央視新聞消息,全國人大代表,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孫澤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國將在 2030 年前后實施火星采樣返回。孫澤洲介紹,火星是太陽系內和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此前我國已經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探測,后續將通過天問三號任務實施火星采樣返回。孫澤洲表示火星采樣
3 月 6 日消息,在本周的MWC 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華為、樂聚聯合發布全球首款搭載5G-A技術的人形機器人。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與“夸父”打招呼樂聚機器人介紹稱,此次發布的 5G-A 人形機器人“夸父”系中國移動、華為與樂聚機器人在 GTI 平臺下合作的階段性成果,“通過更寬的帶寬
3月4日消息,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成功構建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采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據悉,該原型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采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國際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千萬億倍,再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世界紀錄。國際知
在現代化工業生產線中,輸送帶作為物料搬運的核心設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輸送鋼帶,以其高精度加工、耐高溫、耐磨損及強可維修性等特性,在眾多工業領域成為理想選擇。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鋼帶在人造板、石油化工、橡膠、造紙、電子絕緣或導電材料、醫療滲透膜、日化水解膜及新型復合材料等領域的應用范圍不
3 月 3 日消息,據南京市投資促進局消息,南京江北新區企業南京南智先進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智光電”)聯合南京知滿科技等合作伙伴開發出國內首個光子 AI 智能引擎“OptoChat AI”,并已完成內部測試,計劃 3 月正式上線,免費開放給業界使用。據介紹,該智能引擎基于 DeepSeek 等國內頂尖大語言模型和
3 月 2 日消息,谷歌X 試驗室于 2 月 28 日發布博文,宣布推出Taara光子芯片,利用光束實現 10 Gbps 的數據傳輸速度。這項新技術目前正在進行測試,旨在為光纖部署困難或成本高昂的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這有可能改變全球互聯互通的格局。谷歌 X 團隊過去 7 年來一直在推進Taara 項目,其目標是利用
2 月 24 日消息,據日本熊本縣當地媒體《熊本日日新聞》當地時間 21 日報道,臺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位于熊本縣的第二晶圓廠動工建設時間已從 2025 年一季度調整為 2025 年內,不過該晶圓廠 2027 年投產的計劃沒有發生改變。JASM 第二晶圓廠將提供 6/7nm 準先進制程和 40nm 成熟制程產能,進一步提升日本國內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