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汽車制造商每年都會提出研發電動汽車 (EV) 的目標,期望實現更長的行駛里程(大于 400 英里)和提供更好的操作安全性,同時保持實惠的價格。集成式隔離式直流電壓檢測器件可以在車載充電器、直流/直流轉換器和電池管理系統中提供低于 1% 的直流電池電壓精度誤差,從而更大限度地提高直流電壓測量值并延長行駛里程。集成的隔
2月15日消息,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進行了發言。孫華軍透露稱,2024年,比亞迪已經下線(中試)60ah全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上車。據了解,比亞迪早在2016年以前就已經投入了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工作。
圖片:傳感器、執行器、電子控制單元、轉向系統、信息娛樂系統、車載充電器、充電系統隨著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車輛所需傳感器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以便全面、可控地感知車輛周圍環境的動態變化。這些先進傳感器生成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并需要以10Gbps的速度連接至電子控制單元(ECU),這為汽車以太網的采用鋪平了
Diodes 公司 (Diodes) (Nasdaq:DIOD)發布符合車用標準* 的ZXCT18xQ系列高精度電流分流監測器。該系列單級儀表放大器可以在高達 26V 的寬廣共模電壓范圍內,精確測量極小的感測電壓,并在2.7V 至 5.5V 的供電范圍內工作。適用的汽車應用包括環境照明控制、電池管理、座椅加熱,以及其他車身控制系統。ZXCT180Q
在現代電動汽車 (EV) 和混合動力汽車 (HEV) 中,電池管理系統 (BMS) 是電池包的大腦,負責確保電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壽命。BMS 可監控多個參數,如充電狀態和健康狀態,充電狀態能提供可用的剩余能量,健康狀態能評估電池電芯的整體狀況和老化程度。這些指標有助于維持高效能源使用并延遲電池的過早老化。為了滿足有關電池效
換能器是將一種能量轉變為另一種能量的裝置。它們可以用作電路的輸出或輸入。傳感器是一種檢測和測量物理量(例如溫度、壓力或光)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設備。在所有電子和控制系統中,傳感器和轉換器(分別是輸入和輸出設備)是使系統能夠測量或改變其周圍環境的重要部件,具體取決于所使用的設備。然而,電子電路或系統必
制造商和消費者都在試圖擺脫對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賴,電氣化方案也因此廣受青睞。這對于保護環境、限制污染以及減緩破壞性的全球變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電動汽車 (EV) 在全球日益普及,眾多企業紛紛入場,試圖將商用和農業車輛 (CAV) 改造成由電力驅動。然而,這種轉變使得電能需求快速增長,給電網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盡
10 月 29 日消息,據財聯社報道,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今日在 2024 綠色甲醇能源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在乘用車領域,吉利下一代甲醇乘用車采用“醇氫動力”的超醇電混技術。該技術可在同一燃料箱實現甲醇和汽油的任意比例靈活混合,結合PHEV 插電混動系統,實現“可醇、可電、可油”。李書福同時透露,吉利已研制
意法半導體STM32MP2 微處理器配套電源管理芯片STPMIC25現已上市。新產品在一個便捷封裝內配備 16 個輸出通道,可為MPU的所有電源軌以及系統外設供電,完成硬件設計僅需要少量的外部濾波和穩定功能組件。評估板STEVAL-PMIC25V1現已上市,開發者可立即開始開發應用。新電源管理芯片包含七個 DC/DC 降壓轉換器和八個低壓
進入2023年以來,電動汽車的滲透率進入了早期大眾階段,從燃油車陣營倒戈而來的普通消費者,懷揣著被市場教育出來的里程焦慮,推動著“可油可電、續航無憂”的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增長率遠遠地超過了純電車型,而對于同樣志在解決里程焦慮的超長續航純電車型,他們卻選擇了視而不見。圖片來源:零跑汽車比如,最近隨著斌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