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5月17日消息,據EEnews europe報道,法國科技公司 Iten 正在與 A*STAR 微電子研究所 (A*STAR IME) 合作,將固態電池技術集成到晶圓級的 3D 封裝中。這將使系統級封裝 (SiP) 設計能夠將固態電池與微控制器相結合。在單個封裝中實現晶圓級集成,不僅降低了組裝復雜性,還提高了互連可靠性。焊點和連接器越少,潛在的故障點
5 月 19 日消息,中科海鈉今日官宣,該公司在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完成了全球首款商用車專用鈉離子動力電池的強檢測試。測試分為電性能、循環壽命、安全性三個部分,分別按照相應的國家標準進行。此次通過測試的鈉離子電芯,單體標稱容量 200Ah,-40℃至 45℃環境下可以穩定運行,-20℃下放電容量超過 90%,2
27日,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投產儀式在珠海舉行,該產線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量產大容量314Ah(安時)半固態電池產品,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在新型儲能領域實現從技術攻堅到產業化落地的關鍵跨越。廣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帆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投產的廣東首條半固態儲能電池產線,誕生全球首款實現量產的大容量314Ah
物流與零售終端市場的高速增長正推動整個供應鏈對生產力提升與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預計到2027年,全球包裹運輸量將達到2560億件,年復合增長率為8.5%,這一趨勢充分體現了高效滿足客戶需求的緊迫性。然而,當前的物流基礎設施難以快速適應這種增長,無法全面滿足消費者對當日送達服務和卓越客戶體驗的期待。本文將剖析手
2月15日消息,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進行了發言。孫華軍透露稱,2024年,比亞迪已經下線(中試)60ah全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批量示范裝車應用,2030年后實現大規模上車。據了解,比亞迪早在2016年以前就已經投入了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工作。
在現代電動汽車 (EV) 和混合動力汽車 (HEV) 中,電池管理系統 (BMS) 是電池包的大腦,負責確保電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壽命。BMS 可監控多個參數,如充電狀態和健康狀態,充電狀態能提供可用的剩余能量,健康狀態能評估電池電芯的整體狀況和老化程度。這些指標有助于維持高效能源使用并延遲電池的過早老化。為了滿足有關電池效
中國 北京,2024 年 11 月 13 日 ——全球領先的數學計算軟件開發商MathWorks今日宣布,和全球領先的汽車處理廠商NXP?Semiconductors(恩智浦半導體)合作推出用于電池管理系統(BMS)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MBDT)。該工具箱支持工程師在 MATLAB?和 Simulink?中進行
11月6日消息,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相關配套的產業也在不斷進步,比如鋰電池,如今全世界有70%的鋰電池在中國生產,做到了絕對的遙遙領先,全球第一。據央視報道,20世紀90年代,日本憑借其在基于液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突破,率先取得了技術優勢并迅速推進了產業化進程。面對這一新興技術領域,中國科研團
9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在全球鋰電池零部件領域已經占據了80%以上的出貨量,確立了統治級優勢。鋰離子電池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中國企業在這四個方面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89.4%、93.5%、87.4%和85%。根據東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報告,中國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在兩年內增長了13.1%,與此同
9 月 9 日消息,松下今日官宣,Panasonic Energy(松下能源)準備開始量產4680 圓柱形汽車鋰電池。松下官方稱,該公司已經完成了 4680 圓柱形汽車鋰離子電池的量產準備工作,這標志著“備受期待的行業突破”。該公司還改造了其位于日本西部的和歌山工廠,該工廠將成為新電池的母工廠。松下今天舉行了開幕式以紀念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