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一件柔軟透氣的衣服,不僅可以儲存能量,還能便捷地為手機、手表等隨身電子設備供電。這一曾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場景,已經變成了現實。近日,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在高性能纖維電池及電池織物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過設計具有孔道結構的纖維電極,實現電極與高分子凝膠電解質的有效復合,團隊不僅解決了高分子凝膠電解質與電極界
固態電池的“熱風”,終于吹到了商用車領域。近日,固態電池在商用車行業產業化提速的消息紛至沓來。先是一汽解放宣布與孚能科技共建戰略聯盟,雙方將攜手推廣半固態、固態電池商用車市場及產業鏈發展;隨后,福田汽車在互動平臺透露,其正在輕卡上展開半固態電池的技術研發與搭載測試。那么,固態電池在商用車領域應用前景
為什么所有新能源車主都不提換電池的事情呢?這個問題確實讓人好奇,畢竟換電池這個概念是怎么傳出來的?又為何總有人認為電車使用一段時間后就必須更換電池呢?看看路上滿大街幾十萬公里的網約車和出租車,大多數都沒有更換過電池。難道還有人會把動力電池和手機電池相提并論嗎?再說了,手機一直在使用,每天都在充電,但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鋰電池1.OCV測試OCV測試是對于單體電池開路電壓、交流內阻、殼體電壓
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條長,涉及氫氣制取、儲運、加注、應用、燃料電池系統以及相關裝備制造、研發檢測等環節。在全球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趨勢下,氫能在世界各國國家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預計屆時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有
據媒體援引寧德時代科技有限公司(CATL)董事長曾毓群的話報道稱,寧德時代正在為特斯拉研發充電速度更快的電池。他表示:“汽車總會有降低成本的空間,這取決于售價2.5萬美元的汽車用于什么目的。如果用作機器人出租車,我們不必擔心每個電芯的成本降低,因為我們的電池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因此它們的平均成本實際上更低。”
進入2024年以來,以比亞迪引領的電動汽車大降價,外加上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落地,讓我國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了躁動模式。比亞迪喊出“電比油低”的口號,把諸多同行打得暈頭轉向,一向價格堅挺的特斯拉也被動降價,很多傳統燃油車價格甚至腰斬。那么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新
3月4日消息,工信部公布了《2023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2023年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940GWh,同比增長25%,行業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其中,2023年動力型鋰電池產量675GWh,相比2022年(545.9GWh)同比增長23.65%。要知道,2022年動力型鋰電池產量同比2021年增長可
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燃事件發生。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根據應急管理部門的統計數據,僅第一季度就平均每天有8輛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含自燃)事件。一款“永不自燃”的動力電池就成為了廣大消費者的剛需。近期,全球首款鈉電池量產車型江淮釔為“花仙子”,在安徽安慶正式向用戶交付,標志著鈉離子電池
財聯社1月15日電,松下控股旗下的電池業務企業松下能源首席技術官渡邊莊一郎(Shoichiro Watanab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2170電池的改進版將于2024年或2025年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制造廠開始生產。渡邊莊一郎稱,這家總部位于大阪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可以兌現到2030財年將產能翻兩番的承諾,并且不需要完全依賴新建工廠或大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