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11 月 14 日消息,億航智能宣布,與欣界能源、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低空經濟電池能源研究院聯合研發的高能量固態電池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官方介紹稱,EH216-S 搭載該電池成功完成單次不間斷飛行測試,達到 48 分 10 秒,適用不同飛行需求,續航時間顯可著提升 60%—90%。這也標志著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
11月8日消息,太藍新能源昨日與長安汽車聯合舉辦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布會,行業內首推鋰電池 “減材制造” 理念,展示了雙方在新型固態電池技術方面的顛覆性創新成果。據了解,此次發布的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在安全性方面顯著提升,半固態特性使能量密度有更大突破,能解決消費者續航焦慮,還有望降低成本,提高新能源汽
電池管理系統(BMS)作為電動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的核心組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電池組的安全性、效率和使用壽命。BMS的主要職責在于監測、控制及保護電池組,確保其在各種工況下都能穩定運行。在BMS的設計中,電池正端(正極)與負端(負極)的控制方式各有千秋,下面將詳細探討其各自的優缺點。一、BMS控制電池正端的優缺點優點
10 月 24 日消息," 北京亦莊 " 公眾號今日上午發文宣布,國內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正式投產,這是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企業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產線。該線的投產,標志著純鋰新能源研發生產的純鋰 50 安時數全固態電池邁向量產新階段。據該公司副總經理周林路介紹,全固態鋰電池主要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ADI公司用于開放計算項目開放機架第3版(OCP ORV3)備用電池單元(BBU)架的硬件和軟件。其主要功能是建立BBU模塊之間的通信,并通過為此類應用精心打造的圖形用戶界面(GUI)向用戶呈現可讀數據和信息。引言備用電池架是OCP ORV3架構和數據中心應用中電源管理系統的重要功能,對于不間斷電源(UPS)來說尤為關鍵
整個電池生命周期受限于當前電力轉換技術的局限性,但固定比率轉換器技術或可改變這一現狀電氣化在眾多行業持續普及,不僅提升了生產力,還帶來了環境優勢,而電池生產是這一趨勢的核心技術推動力。受電動汽車(EV)和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的推動,電池行業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全球電
9月2日消息,在日前舉辦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主題演講中,談到了關于固態電池的最新進展。曾毓群表示,寧德時代在全固態電池上,已經投入了7~8年的時間進行研究。研發全固態電池的關鍵,在于對材料和化學體系的研究,其中最難的就是“固-固界面”問題。ps.即顆粒與顆粒間的離子傳輸。他舉例稱,
8月27日消息,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發文,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談鵬特任教授團隊開發出了一種火星電池,由火星大氣成分作為電池反應燃料物質,可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性能。據悉,由于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5.32%,而鋰二氧化碳電池利用金屬鋰和二氧化碳作為反應物,所以被認為在火星探測中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然而,現有
太陽能曾經專屬于先進的航天器和某些新奇的小玩意兒,但如今早已不是這樣了。在過去十年中,太陽能已經從一種小眾能源轉變為全球能源格局的一大支柱。地球持續受到的太陽輻射約有173,000TW,超過全球平均電力需求的十倍。[1]這意味著太陽能有能力滿足我們所有的能源需求。2023年上半年,太陽能發電量占美國總發電總量的比例
8月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科研團隊日前在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新突破,有望讓電子設備小型化、長續航的夢想成為現實。該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能源》發表。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材料——均質化正極材料(鋰鈦鍺磷硫硒),與傳統材料相比,該材料具有高電導率、高能量密度、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