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2月17日消息,天津大學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出國際首個基于憶阻器神經形態器件的“雙環路”無創演進腦機接口系統,成功實現了人腦對無人機的高效四自由度操控。
相關研究成果于2月17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電子》上,彰顯了其在國際學術界的認可與影響力。
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相較于傳統的純數字硬件方案,憶阻器新方案展現出了顯著的優勢。
其歸一化解碼速度提升了兩個數量級以上,同時能耗降低了三個數量級。這種高效、低能耗的特性,有力地支撐了四自由度腦控無人機任務目標的成功實現。
協同演進腦機接口框架
在連續6小時的長時程腦機交互實驗中,系統初期以解碼器的自適應更新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的貢獻逐步增加,這一過程展示了系統的智能演進特性。
令人驚喜的是,最終腦機接口性能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準確率提升了約20%,充分證明了該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未來,該系統或將應用于更多的便攜式或可穿戴腦機接口設備中,服務于消費級、醫療級等各類智能人機交互實用場景。
發布日期: 2024-05-07
發布日期: 2024-04-30
發布日期: 2024-12-09
發布日期: 2024-07-08
發布日期: 2024-06-07
發布日期: 2024-04-12
發布日期: 2024-09-26
發布日期: 2024-05-21
發布日期: 2025-05-19
發布日期: 2025-05-19
發布日期: 2025-05-19
發布日期: 2025-05-19
發布日期: 2025-05-19